DB64/T 1089-2015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64/T 1089-2015 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标准,规程详细阐述了犊牛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管理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肉用犊牛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确保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肉用犊牛饲养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效益,我国于2015年正式颁布了《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64/T 1089-2015),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肉用犊牛养殖户提供有益的指导。
《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如下:
- 范围:明确了规程适用的对象和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
- 饲养管理:详细阐述了肉用犊牛饲养管理的各个方面。
- 监测与评价:对饲养管理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
饲养管理
场地选择与建设
- 场地选择:肉用犊牛饲养场应选址于地势高燥、排水便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环境无污染的地区。
- 场地建设:犊牛舍应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设计,确保通风良好,地面铺设水泥或三合土,便于清洁消毒。
犊牛引进与健康管理
- 引进:引进犊牛时应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生长势良好的牛只。
- 健康管理:犊牛进场后,应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疾病传播。
饲料与营养
- 饲料选择:饲料应以优质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为主,保证营养均衡。
- 营养需求:根据犊牛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满足其营养需求。
饲喂管理
- 饲喂次数:犊牛出生后1-2周内,每天喂奶6-8次;2-4周内,每天喂奶4-6次;4周后,逐渐过渡到全日粮。
- 饲喂方法:采用定时、定量、定质、定时的饲喂方法,确保犊牛吃饱、吃好。
疾病预防与治疗
- 预防:加强犊牛舍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传播。
- 治疗:发现病牛后,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犊牛转群与出栏
- 转群:根据犊牛的生长阶段,适时进行转群,提高饲养密度。
- 出栏:犊牛达到出栏标准后,进行出栏。
监测与评价
- 监测:定期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饲料消耗、疾病发生等情况进行监测,为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 评价:根据监测数据,对饲养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饲养策略。
《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肉用犊牛养殖户提供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肉用犊牛的养殖效益,促进我国肉用犊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规程要求,不断优化饲养管理技术,为肉用犊牛养殖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