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018-2010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打造高品质刺参养殖新标杆

团体标准 601
《DB35/T 1018-2010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部旨在提升刺参养殖品质与效益的关键指南,详细阐述了刺参池塘养殖的各个环节,为养殖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刺参作为一种备受青睐的海产品,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刺参池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品质和经济效益,我国制定了《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5/T 1018-2010),本文将详细解读该规范的核心内容,旨在为刺参养殖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5/T 1018-2010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打造高品质刺参养殖新标杆,DB35/T 1018-2010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打造高品质刺参养殖新标杆,2,技术规范,养殖技术,第1张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5/T 1018-2010)是我国刺参养殖行业的一项关键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刺参池塘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选址、设计、建设、放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和加工等,以提升养殖品质和经济效益。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选址与设计

  1. 选址:刺参池塘应选在水质清澈、水流稳定、底质适宜的地区,水源需清澈无污染,pH值保持在7.5-8.5之间。
  2. 设计:刺参池塘需满足以下条件:
    • 池塘形状:长方形或椭圆形,长宽比在1:2-1:3之间;
    • 池底:平坦,坡度小于1:10;
    • 池壁:坚固,以防渗漏;
    • 池底材料:沙质或泥质,厚度不小于30cm;
    • 池塘容积:根据养殖规模和放养密度确定。

建设与放养

  1. 建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池塘挖掘、池壁加固、池底平整等工作。
  2. 放养:选择健康、无病害的刺参苗种,放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0-200头。

管理

  1.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池水,控制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含量。
  2. 饲料管理:选用优质刺参饲料,合理搭配营养,确保刺参生长所需。
  3. 病害防治:定期观察刺参生长状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根据市场需求和刺参生长状况,适时收获。
  2. 加工: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确保刺参品质。

实施DB35/T 1018-2010《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的意义

  1. 提高刺参养殖品质:规范养殖技术,降低病害发生率,提升刺参品质。
  2.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提高刺参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户收入。
  3. 促进刺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养殖技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刺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5/T 1018-2010)为我国刺参养殖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养殖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范,提高养殖技术,为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