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445.6-2024深度解读
《DB15/T 3445.6-2024》解读,河套灌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迈向新篇章,该规程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作物布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提升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目标,在此背景下,DB15/T 3445.6-2024《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6部分:河套灌区》的正式发布,为河套灌区大豆与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标志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规程背景
河套灌区,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种植模式在土地利用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的产量与效益,DB15/T 3445.6-2024规程应运而生。
种植制度
DB15/T 3445.6-2024规程规定,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80-100厘米,窄行距40-50厘米,这种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品种选择
规程建议,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大豆品种应具备抗病、抗倒伏、高产等特点;玉米品种应具备抗病、抗倒伏、抗逆性强、高产等特点。
育苗移栽
规程要求,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应采用育苗移栽技术,具体操作如下: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大豆,5月初播种玉米。
- 播种量:大豆播种量每亩1500-2000克,玉米播种量每亩2000-2500克。
- 移栽时间:大豆移栽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玉米移栽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应施足底肥,追肥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时进行。
- 灌溉: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量合理灌溉。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储藏
- 收获时间: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的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
- 储藏:收获后的大豆和玉米应及时晾晒、脱粒、储藏,防止霉变。
规程实施意义
DB15/T 3445.6-2024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的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 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B15/T 3445.6-2024《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6部分:河套灌区》的发布,为河套灌区大豆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对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一规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