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DB15/T 3430-2024规范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430-2024》解读了黄河流域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规程详细介绍了病虫害识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旨在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番茄种植。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设施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响应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的号召,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番茄产量与品质,DB15/T 3430-2024《黄河流域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

黄河流域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DB15/T 3430-2024规范解析,黄河流域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DB15/T 3430-2024规范解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黄河流域设施番茄种植规模庞大,病虫害频发,传统的防治手段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这不仅导致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还引发了生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DB15/T 3430-2024规程提出了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旨在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番茄产量与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黄河流域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针对番茄主要病虫害(如番茄疫病、番茄病、番茄斑萎病等)的农药减施绿色防控。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番茄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主,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2. 绿色防控,安全高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确保番茄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3. 因地制宜,科学用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选择防治方法,科学用药。

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间作,清除田间杂草,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番茄抗病性。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3.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诱杀或阻止病虫害侵入。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农药减施技术

  1. 合理用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和剂量,避免过量用药。
  2. 交替用药:在防治过程中,根据病虫害抗药性,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3. 混配用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
  4. 使用生物农药:优先选择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实施效果

DB15/T 3430-2024规程的实施,有助于降低黄河流域设施番茄农药使用量,提升番茄产量与品质,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5/T 3430-2024《黄河流域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黄河流域设施番茄生产提供了有力指导,有助于推动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该规程,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