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规程发布,助力健康产奶新策略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513-2024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技术规程》提出关键措施,通过番茄红素饲喂提升奶牛健康与产奶性能,为围产期奶牛提供科学营养方案。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的健康状况和产奶性能已成为养殖户关注的重中之重,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备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奶牛围产期的健康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制定了《DB15/T 3513-2024 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该规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规程发布,助力健康产奶新策略,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规程发布,助力健康产奶新策略,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规程背景

所谓围产期奶牛,指的是产前及产后30天内的奶牛,在这一阶段,奶牛的生理机能会发生显著变化,极易受到各类应激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奶性能下降、疾病发生率上升,番茄红素凭借其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多重生物学功能,能有效缓解围产期奶牛的应激反应,进而提升产奶性能。

番茄红素的选择

根据《DB15/T 3513-2024》的规定,围产期奶牛所使用的番茄红素产品应具备天然、安全、无污染的特点,番茄红素的来源包括番茄、番茄制品、番茄提取物等,其中番茄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饲喂量

规程明确指出,围产期奶牛的番茄红素饲喂量为每头每天100-200毫克,具体饲喂量需根据奶牛的体重、产奶量、饲料营养成分等因素进行调整。

饲喂方法

番茄红素可通过添加至饲料中或制成预混料的形式进行饲喂,在饲料中添加时,需注意均匀混合,以避免局部过量摄入;在制成预混料时,则应按照规定比例添加至饲料中。

饲喂时间

围产期奶牛的番茄红素饲喂时间应从产前30天开始,持续至产后30天,在此期间,应保持稳定的饲喂量,避免突然增减。

监测与评估

养殖户需定期监测奶牛的健康状况、产奶性能和饲料率等指标,以评估番茄红素饲喂效果,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饲喂方案。

规程实施意义

《DB15/T 3513-2024 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番茄红素能有效缓解围产期奶牛的应激反应,从而提升产奶性能。
  2. 降低疾病发生率: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可有效降低围产期奶牛的疾病发生率。
  3. 提高饲料利用率:番茄红素能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
  4. 保障食品安全: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安全的添加剂,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DB15/T 3513-2024 围产期奶牛番茄红素饲喂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奶牛健康和产奶性能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