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茎叶采收加工新标准DB15/T 3457-2024解读
《DB15/T 3457-2024标准解读》揭示了油莎豆茎叶采收与加工利用的新技术规程,标志着该领域发展进入新阶段,旨在提升油莎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油莎豆这一新兴的经济作物逐渐崭露头角,其茎叶的采集与加工技术日益受到业界关注,为了规范油莎豆茎叶的采集与加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457-2024《油莎豆茎叶采集与加工利用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5/T 3457-2024《油莎豆茎叶采集与加工利用技术规程》经我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旨在规范油莎豆茎叶的采集、运输、加工和利用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该规程适用于我国油莎豆种植区域,对于提升油莎豆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规程主要内容
茎叶采集
- 采集时期:根据油莎豆的生长周期,采集应在收获前30-40天进行,此时茎叶产量较高,营养成分丰富。
- 采集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采集,确保采集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茎叶。
- 采集标准:采集的茎叶应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长度在30cm以上。
运输与储存
- 运输: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确保茎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伤。
- 储存:将采集的茎叶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光直射和潮湿。
加工
- 预处理:将采集的茎叶进行清洗、晾晒、切碎等预处理,以利于后续加工。
- 加工方法:根据产品需求,可采用干燥、压榨、发酵等方法进行加工。
- 加工标准: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利用
- 饲料:将加工后的油莎豆茎叶作为饲料,用于饲养家畜、家禽等。
- 肥料:将加工后的油莎豆茎叶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 工业原料:将加工后的油莎豆茎叶作为工业原料,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生物塑料等。
规程实施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相关企业和从业者对规程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 推广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油莎豆茎叶采集与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
- 建立示范园区:在油莎豆种植区域建立示范园区,展示规程实施效果,带动产业发展。
- 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油莎豆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油莎豆茎叶采集与加工利用项目。
DB15/T 3457-2024《油莎豆茎叶采集与加工利用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油莎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提高油莎豆茎叶的采集与加工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我国油莎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