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丘陵区绿豆宽窄行浅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本规程针对燕山丘陵区绿豆栽培,提出宽窄行浅埋滴灌技术,实现高产高效,详细解读了技术规程,包括种植模式、灌溉管理、施肥等关键环节,为绿豆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技术也在日新月异,DB15/T 3449-2024《燕山丘陵区绿豆宽窄行浅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燕山丘陵区绿豆种植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指南,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绿豆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规程主要针对燕山丘陵区绿豆种植,旨在提升绿豆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高效栽培,规程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
品种选择:根据燕山丘陵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绿豆品种,如中绿豆1号、中绿豆2号等,这些品种以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而著称。
-
种植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15厘米,每亩种植密度为2.2万株,这种模式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
浅埋滴灌:运用浅埋滴灌技术,将滴灌管埋入土壤中,使水分直接渗入根际,减少水分蒸发和径流损失,滴灌管铺设深度为20-30厘米,每亩灌溉水量为400-500立方米。
-
肥水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确保绿豆生长所需养分,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叶面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3000公斤;追肥在绿豆开花期施用,每亩施用复合肥50公斤;叶面肥在绿豆生长后期施用,每亩施用磷酸二氢钾50公斤,灌溉次数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而定,一般每7-10天灌溉一次。
-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药剂防治方面,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多菌灵等。
-
收获与加工:绿豆成熟期为8月中下旬,此时豆荚变黄,籽粒饱满,收获时,可采用人工采摘或机械收获,收获后的绿豆应及时晾晒、脱粒、筛选,确保品质。
DB15/T 3449-2024《燕山丘陵区绿豆宽窄行浅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燕山丘陵区绿豆种植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支持,通过实施规程中提到的各项措施,如品种选择、合理密植、浅埋滴灌、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可以实现绿豆的高产高效栽培,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绿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广大绿豆种植者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绿豆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