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445.5-2008 西洋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61/T 445.5-2008 西洋参病、虫、鼠、草、害防治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是一份详细阐述西洋参病虫害防治标准的规程,旨在指导农户科学防治西洋参生长过程中的病害、虫害、鼠害和草害,确保西洋参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西洋参产业的迅猛发展,西洋参作为高附加值的特色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西洋参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鼠害、杂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西洋参的产量与品质,为了规范西洋参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我国制定了《DB61/T 445.5-2008 西洋参病、虫、鼠、草、害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西洋参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61/T 445.5-2008 西洋参病、虫、鼠、草、害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西洋参病虫害防治的行业标准,它详细规定了西洋参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方法与措施,旨在提升西洋参的产量与品质,确保西洋参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西洋参种植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 科学用药,合理施药:在防治过程中,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合理施药,确保西洋参的品质与安全。
- 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在防治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严格操作,确保效果:在防治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防治效果。
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西洋参的抗病能力。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病害发生。
-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性诱剂等物理方法诱虫。
- 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鼠害防治
-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鼠类栖息地。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鼠害发生。
- 化学防治:在鼠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草害防治
-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杂草,减少草害发生。
- 化学防治:在草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防治措施
- 选用抗病、抗虫、抗鼠、抗草的优良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西洋参的抗病、抗虫、抗鼠、抗草能力。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西洋参的抗逆性。
-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合理施药,降低农药残留。
-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防治病虫害。
-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DB61/T 445.5-2008 西洋参病、虫、鼠、草、害防治技术规程》为西洋参种植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防治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西洋参产量与品质,为我国西洋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