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丹种植技术规程DB50/T 1596-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596-2024 (卷丹)种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是一本关于卷丹种植技术规范的解读与应用指导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卷丹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农民提高卷丹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卷丹作为兼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栽培技术亦日臻完善,为了规范卷丹的栽培流程,提升栽培效益,我国正式发布了DB50/T 1596-2024《卷丹种植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此规程,并对其在栽培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指导。

卷丹种植技术规程DB50/T 1596-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卷丹种植技术规程DB50/T 1596-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应用指南,第1张

DB50/T 1596-2024《卷丹种植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卷丹栽培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规范卷丹的栽培技术,提升栽培品质,确保市场供应稳定,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各地卷丹的栽培,涵盖了从种植区域的选择、品种挑选、栽培方法、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各个环节。

种植区域选择

  1. 适宜区域:卷丹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但以排水顺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为佳,根据规程,理想的种植区域应位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年均气温在15-25℃之间,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

  2.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土、消毒等处理,以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品种选择

  1. 优质品种:依据规程,卷丹品种应选择生长旺盛、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2. 品种搭配:为了提升栽培效益,可以进行品种搭配,如选择早、中、晚熟品种进行混种。

种植方法

  1. 种植时间:根据规程,卷丹的最佳种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春季种植宜在3-4月,秋季种植宜在9-10月。

  2. 种植密度:卷丹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500-2000株,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

  3. 种植方式:采用穴播或条播,播种深度为3-5厘米。

田间管理

  1.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周浇水1-2次。

  2. 施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50-100公斤。

  3.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卷丹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疫病等,应及时防治。

  2. 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应及时防治。

DB50/T 1596-2024《卷丹种植技术规程》为卷丹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区域、品种、种植方法等,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从而有效提升卷丹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