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636-2024 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41/T 2636-2024 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韭菜品质与产量,规程详细介绍了病虫害识别、绿色防控措施及实施要点,助力韭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韭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其产量与品质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韭菜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扰,这不仅影响其产量与品质,更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制定了《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1/T 2636-2024),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41/T 2636-2024规程概述
《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1/T 2636-2024)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以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韭菜产量与品质为宗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规程的主要内容
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韭菜生产全过程中,应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确保韭菜的产量与品质。
- 安全高效,经济合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茬口安排以及韭菜品种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实施合理轮作、保持田园清洁、强化田间管理等。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施用,减少农药残留。
防控效果评价
- 病虫害发生程度:通过调查和监测韭菜田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防控效果。
- 农药残留:检测韭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生态环境:观察韭菜田间的生态环境变化,评估防控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规程的实际应用
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
实施DB41/T 2636-2024规程,有助于有效降低韭菜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韭菜的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韭菜的需求。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程强调农药的合理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保护生态环境
规程提倡绿色防控理念,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露地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韭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防控策略,不断提升韭菜产量与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我国韭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