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907-2023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研究
本文对DB36/T 1907-2023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规程强调减量、减药、抗病栽培,通过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双季稻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双季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DB36/T 1907-2023《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作为一项全新的农业技术标准,致力于提升双季稻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稻作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DB36/T 1907-2023规程概述
DB36/T 1907-2023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的规程,它明确了在双季稻栽培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升抗病虫害能力的具体措施,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南方双季稻主要产区,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实现双季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
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解析
减少化肥使用量
-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及产量需求,科学制定施肥计划,倡导使用有机肥和缓释肥,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 平衡施肥:氮、磷、钾等元素需合理搭配,避免单一元素过量施用。
- 适时施肥:根据水稻生长阶段,适时追肥,防止过量施肥。
减少农药使用量
- 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等多种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 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 轮作换茬:合理轮作,防止病虫害连续发生。
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水稻品种。
- 培育壮苗:加强秧苗管理,提升秧苗素质。
-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的认识,增强其应用意识。
- 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栽培方案。
- 加强技术指导:针对农民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指导。
- 监测评价:对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价,不断优化技术方案。
- 推广应用: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双季稻栽培水平。
DB36/T 1907-2023《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双季稻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稻作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规程要求,加强技术培训,确保规程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