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食育工作规范探索与实践,DB36/T 1897-2023视角

团体标准 601
《DB36/T 1897-2023》为新时代学校食育工作管理规范,旨在探索和实践学校食育工作的新模式,该规范从食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提升学生营养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加深,学校作为培育未来一代的重要基地,其食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强化学校食育工作,规范食堂管理,提升学生饮食健康水平,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DB36/T 1897-2023 学校食育工作管理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和实践探索。

新时代学校食育工作规范探索与实践,DB36/T 1897-2023视角,新时代学校食育工作规范探索与实践,DB36/T 1897-2023视角,2,食品安全,创新,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学校食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此背景下,《DB36/T 1897-2023 学校食育工作管理规范》应运而生。

  1.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规范要求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加工过程卫生、储存条件适宜,同时注重营养搭配,满足学生生长发育需求。
  2. 食育教育:规范强调学校应将食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营养健康观念和良好饮食习惯。
  3. 食堂管理:规范对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操作流程、卫生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食堂运行规范、安全、高效。
  4. 家校合作:规范鼓励学校与家长、社区等各界共同参与食育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学生饮食健康。

实施意义

  1. 提高学生饮食健康水平:通过规范学校食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饮食安全意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学校食堂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3. 促进教育公平:规范的实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学校食育工作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4. 提升学校形象: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

实践探索

  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食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范有效实施。
  2. 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应根据规范要求,建立健全食育工作管理制度,明确食堂管理、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 开展培训教育:学校应定期对食堂、教师、学生进行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4. 加强监督检查:学校应定期对食堂、教室等场所进行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规范落到实处。
  5. 创新实践形式: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食育实践活动,如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营养烹饪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DB36/T 1897-2023 学校食育工作管理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学校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应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提高食育工作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