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69-2024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规范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23/T 3869-2024实验动物 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规范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的规范文件,该文件对实验动物的管理要求、使用流程、环境控制、健康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旨在为教学科研提供安全、合规的实验动物使用指导。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农学等众多领域的科研活动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为确保教学和科研等领域中实验动物的应用质量,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实验动物 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旨在对《规范》进行详尽解读,以期为广大从事实验动物教学管理工作的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DB23/T 3869-2024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规范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南,DB23/T 3869-2024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规范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南,2,规范解读,实验动物,第1张

《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范》旨在规范我国教学用实验动物的管理,涵盖从采购、饲养、使用、运输到废弃的整个流程。

实验动物种类

《规范》明确了教学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家兔、豚鼠、犬、猫以及鸟类等。

实验动物质量要求

《规范》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涉及遗传背景、健康状况、体重、年龄等多个方面。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规范》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饲料、饮水、温度、湿度、通风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成长。

实验动物使用规范

《规范》对实验动物的使用制定了明确规范,包括动物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等。

实验动物运输规范

《规范》对实验动物的运输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条件等,确保动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实验动物废弃处理规范

《规范》对实验动物的废弃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废弃原因、废弃方式、废弃记录等,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规范》的应用与实施

加强实验动物管理队伍建设

各高校、科研院所应重视实验动物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完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

各单位应根据《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实验动物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提高实验动物质量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规范》中的要求,加强实验动物采购、饲养、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

加强实验动物使用培训

各单位应定期对实验动物使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使用技能和规范意识。

推进实验动物废弃处理工作

各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废弃处理机制,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实验动物 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规范》(DB23/T 3869-2024)的颁布,为我国实验动物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各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不断提升实验动物管理水平,为我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