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DB51/T 1979-2015深度解读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51/T 1979-2015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解读与应用》为肉牛养殖场建设提供标准指导,解读规范要点,强调适度规模、环保与安全,助力养殖场高效、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我国制定了《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DB51/T 1979-2015),为肉牛养殖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肉牛养殖场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DB51/T 1979-2015深度解读及实践应用,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DB51/T 1979-2015深度解读及实践应用,2,创新,规范解读,第1张

《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解读

适用范围

DB51/T 1979-2015适用于我国肉牛养殖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旨在规范肉牛养殖场的建设,提升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养殖场选址

养殖场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交通便利,靠近饲料来源地,便于运输。
  2. 距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较远,避免污染。
  3. 地形平坦,排水良好,便于建设和管理。

养殖场布局

养殖场布局应合理,主要包括:

  1. 生活区:包括管理人员宿舍、食堂、办公场所等。
  2. 生产区:包括牛舍、饲料加工车间、粪污处理设施等。
  3. 粪污处理区:包括堆肥场、污水处理设施等。

养殖场建设要求

  1. 牛舍建设:牛舍应采用通风、透光、防潮、保温、隔热等设计,满足肉牛的生长和生理需求。
  2. 饲料加工车间:饲料加工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加工设备,确保饲料质量。
  3. 粪污处理设施: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养殖场管理制度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

  1. 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人员培训。
  2. 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生产计划,规范生产流程。
  3. 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环保规定,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

DB51/T 1979-2015在肉牛养殖场建设中的应用

提高肉牛养殖场建设质量

DB51/T 1979-2015为肉牛养殖场建设提供了规范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养殖场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优化养殖场布局

依据DB51/T 1979-2015,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有助于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和环境质量。

促进肉牛产业发展

DB51/T 1979-2015的推广实施,有助于推动肉牛产业发展,提高肉牛养殖水平。

《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在肉牛养殖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建设,不断提高肉牛养殖场建设质量,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养殖场应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