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821-2024规范化奶牛场牛床垫料技术应用解析
《DB65/T 4821-2024 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牛床垫料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主要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牛床垫料的生产技术进行规范,该规范从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使用与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奶牛床垫料质量,改善奶牛生活环境,提升奶牛生产效率。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奶牛场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牛床垫料的问题,为规范这一环节,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牛床垫料技术规范》(DB65/T 4821-2024),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牛床垫料技术规范》(DB65/T 4821-2024)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牛床垫料的技术规范,该规范的制定旨在指导奶牛场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提升牛床垫料的质量,确保奶牛的舒适度和健康,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在牛床垫料的收集、处理、加工、使用及废弃等各个环节。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牛床垫料原料应选择新鲜、无污染的,并经过充分发酵处理。
- 加工工艺:牛床垫料加工应采用物理方法,如搅拌、混合、压实等,确保原料均匀、稳定。
- 质量要求:牛床垫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保温性和抗菌性,无异味,无病原体。
使用与维护
- 使用:牛床垫料应均匀铺设在牛舍地面,厚度宜为15-20厘米。
- 维护:定期检查牛床垫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新料,保持其良好状态。
废弃处理
牛床垫料废弃后,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肥、发酵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规范应用意义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规范牛床垫料的生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保障奶牛健康
优质的牛床垫料能有效降低奶牛蹄病、炎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
减少环境污染
规范牛床垫料的生产和使用,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牛床垫料技术规范的实施,将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牛床垫料技术规范》(DB65/T 4821-2024)的发布,为我国规模化奶牛场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指导,各奶牛场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牛床垫料的生产和管理,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规范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