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大豆高粱间作技术规程DB15/T 3804-2025深度解析
科尔沁沙地大豆高粱间作技术规程(DB15/T 3804-2025)详细介绍了沙地大豆高粱间作栽培技术,旨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规程涵盖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为沙地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提升农作物产量,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对大豆与高粱的间作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新发布的DB15/T 3804-2025《科尔沁沙地大豆高粱间作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科尔沁沙地的大豆与高粱间作栽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操作指南,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我国科尔沁沙地大豆与高粱间作栽培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5/T 3804-2025《科尔沁沙地大豆高粱间作栽培技术规程》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主导,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共同编制,该规程针对科尔沁沙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大豆与高粱的间作栽培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规程主要内容
选种
规程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大豆和高粱品种,大豆品种需具备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高粱品种则需具备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优势。
播种
- 播种时间:大豆和高粱的播种时间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来决定,一般而言,大豆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高粱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
- 播种量:大豆和高粱的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大豆播种量为每亩1.5-2公斤,高粱播种量为每亩1.0-1.5公斤。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行距为40-5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大豆和高粱的施肥需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来决定,一般而言,大豆和高粱基肥施用量为每亩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追肥施用量为每亩尿素30公斤。
- 灌溉:大豆和高粱生长期间,需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适时灌溉,灌溉方式可采用喷灌或滴灌。
- 中耕除草:大豆和高粱生长期间,需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大豆和高粱易受病害、锈病、病等病害侵害,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 虫害防治:大豆和高粱易受蚜虫、蓟马、食心虫等虫害侵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遵循DB15/T 3804-2025《科尔沁沙地大豆高粱间作栽培技术规程》的要求,选择适宜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有助于有效提高大豆和高粱产量,推动我国科尔沁沙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