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与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B15/T 3809-2025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809-2025 白刺、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是一项针对白刺和锁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规程,旨在解析和指导实际应用,规程详细介绍了有害生物的识别、防治措施及实施方法,为农业和林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产业亦日益壮大,白刺、锁,这两种我国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不仅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还兼具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白刺、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害生物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白刺、锁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升防治效果,我国正式颁布了《DB15/T 3809-2025 白刺、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白刺与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B15/T 3809-2025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白刺与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B15/T 3809-2025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2,技术规程,防治策略,第1张

规程解析

适用范围

《DB15/T 3809-2025 白刺、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白刺、锁种植区域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有害生物种类

规程详细列出了白刺、锁种植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有害生物种类,涵盖了病虫害、杂草等多种类型。

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白刺、锁的种植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2. 安全、环保、高效:在防治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安全、环保、高效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确保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并保护生态环境。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间作,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升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2. 物理防治:利用诱捕器、杀虫灯等物理手段,降低有害生物的数量。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抑制有害生物的繁殖。
  4.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合理地施药。

防治效果评价

  1. 防治效果:根据防治前后的调查数据,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2. 安全性:评估农药对农产品、环境、人畜的安全性。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病虫害监测: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
  2. 合理选择防治方法:根据防治原则,合理选择防治方法,避免过度依赖化学防治。
  3.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合理施用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
  4. 加强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技术水平。
  5. 强化防治效果评价: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DB15/T 3809-2025 白刺、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我国白刺、锁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必须认真执行规程要求,努力促进白刺、锁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巩固白刺、锁在我国农业产业中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