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819-2025鸭养殖无害化处理标准解析,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DB15/T 3819-2025鸭养殖无害化处理要求》解读,为绿色养殖提供规范,新标准强化无害化处理,提升养殖环境,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开启绿色养殖新篇章。
随着我国鸭产业的迅猛发展,鸭养殖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在养殖环节中,鸭粪污、病死鸭等废弃物的妥善处理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疾病传播,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为此,我国正式颁布了DB15/T 3819-2025《鸭养殖无害化处理要求》标准,旨在规范鸭养殖废弃物处理,保障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开启绿色养殖新篇章。
标准背景
DB15/T 3819-2025《鸭养殖无害化处理要求》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地方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鸭养殖废弃物处理,提升养殖环境质量,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并推动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所有鸭养殖场(户)的鸭粪污、病死鸭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原则
- 资源化利用:鼓励将鸭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 减量化处理:减少废弃物产生量,降低处理成本。
- 无害化处理:确保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无害化处理方法
- 鸭粪污处理:采用堆肥、发酵、沼气化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 病死鸭处理:采用焚烧、化制、深埋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设施要求
- 鸭粪污处理设施:应具备堆肥、发酵、沼气化等功能,并符合环保要求。
- 病死鸭处理设施:应具备焚烧、化制、深埋等功能,并符合环保要求。
管理
- 养殖场(户)应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加强对鸭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标准实施与推广
宣传培训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提高养殖场(户)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开展培训,提升养殖场(户)的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
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鸭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养殖场(户)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示范推广
选择一批废弃物处理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养殖场(户)作为示范,推广其成功经验,带动周边养殖场(户)共同提高废弃物处理水平。
DB15/T 3819-2025《鸭养殖无害化处理要求》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鸭养殖废弃物处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严格执行标准,推动绿色养殖,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鸭产品质量,促进鸭产业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鸭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