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971-2024标准解析,芦笋设施生产规程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1
DB62/T 4971-2024标准解读,该规程针对芦笋设施生产技术提供指导,旨在提升绿色食品产业水平,通过标准化生产,确保芦笋质量,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品质与安全性的追求日益严格,芦笋,作为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绿色食品,其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显得尤为关键,为此,DB62/T 4971-2024《绿色食品 芦笋设施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出台,为芦笋的设施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芦笋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4971-2024标准解析,芦笋设施生产规程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升级,DB62/T 4971-2024标准解析,芦笋设施生产规程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升级,2,技术规程,标准解读,第1张

规程背景

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 L.),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经济价值显著,近年来,我国芦笋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技术规程,芦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任,为了规范芦笋生产,提升产品质量,DB62/T 4971-2024《绿色食品 芦笋设施生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芦笋设施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等环节。

生产设施

芦笋设施生产应选用适宜的设施,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以确保芦笋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得到满足。

品种选择

选择芦笋品种时,需综合考虑其适应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播种与育苗

播种前需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发芽率,育苗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确保幼苗健康成长。

移栽与定植

移栽前应对芦笋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移栽时,需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植株通风透光。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水分管理、施肥、除草、修剪等,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维护芦笋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芦笋产品质量。

采收与包装

采收时,应选择成熟度适宜的芦笋,避免过度采挖,包装时,应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运输与储存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芦笋变质,储存时,应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

规程实施与推广

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芦笋生产者对规程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在芦笋主产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以点带面,推动规程在芦笋生产中的应用。

强化力度

加大对芦笋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DB62/T 4971-2024《绿色食品 芦笋设施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芦笋设施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提升芦笋产品质量,有助于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芦笋生产者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