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65-2015,标准化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高效提升育肥品质
《DB14/T 1165-2015 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养殖流程,提高羔羊育肥效率和品质,推动羔羊养殖业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羔羊育肥业作为其核心环节,其经济价值与影响力日益显著,为规范舍饲羔羊育肥技术,提升育肥效率与品质,我国特制定了《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DB14/T 1165-2015),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科学的育肥指导。
《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由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全面规范舍饲羔羊育肥的各个环节,旨在提高育肥效率与品质,该规程适用于舍饲羔羊育肥生产,涵盖了羔羊的选择、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羔羊选择
种质选择
优先选择遗传性能优越、生长发育迅速的品种,如杜泊羊等。
个体选择
挑选体型匀称、生长发育良好的羔羊,避免选择体型偏小、发育不良的个体。
饲养管理
分阶段饲养
根据羔羊的生长发育特点,将其分为出生至30日龄、31日至90日龄、91日至150日龄、151日至出栏四个阶段。
饲料配制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出生至30日龄以母乳为主,31日至90日龄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91日至150日龄加大饲料喂量,151日至出栏阶段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饲喂方法
采用定时定量喂食,确保羔羊吃饱、吃好,出生至30日龄每2小时喂奶一次,31日至90日龄每天喂奶4-5次,91日至150日龄每天喂奶3-4次,151日至出栏阶段每天喂料2-3次。
管理措施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消毒,预防疫病发生。
疫病防治
预防接种
按照国家规定,对羔羊进行必要的疫苗免疫,如羊痘、羊口蹄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疫病监测
定期对羔羊进行疫病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治疗措施
对患有疫病的羔羊,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出栏标准
体重
根据品种、性别、生长阶段,确定羔羊出栏标准体重。
肉质
羔羊肉质优良,无异味、无病变。
疫病
无疫病、无药物残留。
《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舍饲羔羊育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养殖户可提高羔羊育肥效率与品质,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是我国舍饲羔羊育肥生产的重要依据,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该规程,努力提高羔羊育肥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