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083-2015,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程,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
《DB14/T 1083-2015 规模养殖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动产业升级,该规程规范了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养殖效率,保障动物健康,助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为了提升养殖业的规模化、科学化水平,确保羊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出台了《DB14/T 1083-2015 规模养殖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养殖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1083-2015 规模养殖技术规程》系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规模养殖的技术标准,增强养殖效益,确保羊肉产品质量安全,该规程适用于辽宁省内的规模养殖场,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规程主要内容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选址原则:
(1)交通便利,靠近饲料资源丰富的地区;
(2)地势平坦,排水系统良好,避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以防疫病传播;
(4)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养殖场规划应包括羊舍、运动场、饲料库、兽医室、污水处理设施等,并合理布局,确保各功能区相互协调,互不干扰。
羊只品种选择与繁殖
品种选择因素:
(1)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饲料资源等条件的品种;
(2)生长发育:选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的品种;
(3)肉质:选择肉质优良、肌肉纤维细、口感好的品种。
繁殖原则:
(1)选优去劣,提高羊群品质;
(2)加强种羊管理,确保种羊健康;
(3)科学配种,提高繁殖率。
饲养管理
(1)饲料:根据羊只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2)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羊只拥挤、争斗,降低发病率;
(3)环境卫生:保持羊舍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4)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羊只进行防疫、驱虫等,确保羊只健康。
屠宰与加工
(1)屠宰: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屠宰,确保羊肉产品质量安全;
(2)加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羊肉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DB14/T 1083-2015 规模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规模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养殖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羊肉产品质量安全,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规模养殖的监管,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