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4/T 1117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4/T 1117-2024 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旱地高粱覆膜栽培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规程详细阐述了旱地高粱覆膜栽培的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旨在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旱地农业日益受到重视,旱地粒用高粱,作为一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其耐旱、耐贫瘠、高产等特性,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展现出巨大的种植潜力,为了提升旱地粒用高粱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我国正式颁布了《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117-2024),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旱地粒用高粱的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1117-2024规程概述
《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的技术要求、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关键环节,适用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旱地粒用高粱种植。
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土壤肥力较好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佳。
- 整地:进行深翻作业,确保耕作层深度超过20厘米,以利于根系生长。
品种选择与处理
-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旱地粒用高粱品种,如晋杂10号、晋杂11号等。
- 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以预防病菌传播。
覆膜栽培技术
- 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0公斤。
- 播种方式:采用机械化播种,播种深度2-3厘米,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 覆膜:播种后立即覆膜,选用厚度为0.008-0.010毫米的农用地膜,确保覆盖严密,减少水分蒸发。
田间管理
-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用磷酸二铵5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播种后根据生长情况追施尿素20公斤。
- 水分管理:干旱季节,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有效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加工
- 收获:当高粱籽粒成熟时,及时进行收获。
- 加工:对收获的高粱籽粒进行脱粒、晾晒、筛选等加工处理。
应用与推广
《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旱地粒用高粱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各地应加大规程的宣传力度,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升旱地粒用高粱的种植水平。
《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旱区旱地粒用高粱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遵循规程要求,实施覆膜栽培技术,有望显著提高旱地粒用高粱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