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5047-2024 梨病虫害防治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62/T 5047-2024 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是一本关于梨树病虫害防治的专业指南,该规程详细解读了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评估等,旨在指导梨农科学防治,提高梨树产量和品质。

随着我国梨产业的迅猛发展,梨树病虫害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健康成长的瓶颈,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梨果的品质与产量,更对梨农的经济效益构成威胁,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正式发布了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保障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实践。

DB62/T 5047-2024 梨病虫害防治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指南,DB62/T 5047-2024 梨病虫害防治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指南,2,技术规程,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概述

DB62/T 5047-2024是我国梨病虫害防治领域的最新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针对梨树常见的病虫害,提出了详尽的防治技术要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梨病虫害的发生率与危害程度,从而提升梨果的品质与产量。

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规程要求,梨园应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对梨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展动态,通过整合气象预报、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数据,对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手段之一,规程提倡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具体措施包括:

  1. 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在梨园内设立天敌昆虫栖息地,如繁殖场、保护带等,为天敌昆虫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 应用病原微生物:利用病原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如白僵菌、绿僵菌等。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降低病虫害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规程提出了以下物理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合理规划梨园布局,避免与易感病虫害的作物相邻;清除梨园内的杂草、落叶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2. 物理诱杀:利用病虫害的趋光性、趋色性等特性,设置诱杀装置,如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梨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但需合理使用,规程要求:

  1.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2.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制定防治方案,合理使用农药。
  3.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应用实践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

梨园应设立病虫害监测点,定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展动态,结合气象预报、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数据,对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在梨园内设置天敌昆虫栖息地,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应用病原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

加强物理防治

合理规划梨园布局,清除杂草、落叶等;设置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诱杀装置。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梨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梨园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梨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梨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