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108-2024标准下土壤与沉积物中碲含量酸溶荧光法测定研究
本研究依据DB36/T 2108-2024标准,采用酸溶/荧光法分析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碲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为我国土壤和沉积物中碲的检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土壤与沉积物作为环境介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联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健康安全,碲作为一种关键的微量元素,在土壤与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受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与沉积物中的碲含量持续上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土壤与沉积物中碲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DB36/T 2108-2024标准的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测定方法,即酸溶/荧光法。
研究方法
样品采集与处理
- 样品采集:遵循DB36/T 2108-2024标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与沉积物样品,在采集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污染,确保样品的纯净性。
-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自然风干,随后进行研磨与过筛,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测定方法
- 酸溶/荧光法原理:酸溶/荧光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土壤与沉积物中碲含量的技术,此方法通过酸溶提取土壤与沉积物中的碲,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状态,并利用荧光光谱仪检测碲元素的特征光谱,从而实现对碲含量的测定。
- 实验步骤:
- 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酸溶器中,加入适量的浓酸进行酸溶处理。
- 将酸溶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使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线。
- 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溶液中的碲含量。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含量。
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DB36/T 2108-2024标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土壤与沉积物中碲含量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等指标。
结果与讨论
标准曲线绘制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标准曲线,曲线拟合度良好,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碲含量的测定。
精密度与准确度
统计分析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DB36/T 2108-2024标准的要求。
比较分析
相较于其他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测定方法,酸溶/荧光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基于DB36/T 2108-2024标准,对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溶/荧光法在操作、灵敏度和准确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测定,为我国土壤与沉积物环境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测定方法也将持续优化,以下方面可进行改进:
- 提高酸溶/荧光法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
- 研究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 开发实时监测技术,实现对土壤与沉积物中碲的实时监测。
- 深入研究碲在土壤与沉积物中的迁移和累积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