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采后病害防控规程DB36/T 2115-2024 解读与应用指导
《DB36/T 2115-2024 南丰蜜桔采后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为南丰蜜桔采后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程,内容包括病害识别、防治措施、操作方法等,旨在指导农户科学防控,保障南丰蜜桔品质与产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南丰蜜桔,这一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味的柑橘佳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采后病害问题始终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应对南丰蜜桔采后病害,提升果实品质并延长保鲜期限,我国制定了DB36/T 2115-2024《南丰蜜桔采后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DB36/T 2115-2024规程概述
DB36/T 2115-2024《南丰蜜桔采后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南丰蜜桔采后病害防控的行业标准,该规程针对南丰蜜桔采后常见的黑斑病、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等病害,提出了系统化的防控策略,旨在为果农和加工企业提供科学指导,确保采后病害的有效控制。
南丰蜜桔采后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解读
采收前的准备
- 选园:选择通风透光、光照充足、排水条件良好的果园,确保果实成熟度统一。
- 采前管理:强化果园病虫害防治,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 采收时间:在果实达到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时进行采收。
采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采收工具:使用清洁、消毒的采收工具,防止果实污染。
- 采收方法:采取人工采收,轻拿轻放,减少果实损伤。
- 采收后的处理:及时将果实运至预冷设施,进行预冷处理。
采后病害防控措施
- 物理防控:利用果实自然抗病性,如套袋、遮网等物理方法,降低病害发生。
- 化学防控: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合理选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 生物防控:利用有益微生物或昆虫等生物资源,降低病害发生。
采后保鲜技术
- 预冷:将果实运至预冷设施,降低果实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 保鲜剂:使用保鲜剂,如1-MCP、乙烯利等,延长果实保鲜期。
- 包装:采用透气性好的包装材料,确保果实呼吸正常。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科学制定防控方案:遵循规程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
- 严格选用药剂:确保药剂选择符合标准,保障果实品质和安全。
- 加强采后管理:强化采后管理,提高果实保鲜期。
- 定期监测病害:定期监测病害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DB36/T 2115-2024《南丰蜜桔采后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为南丰蜜桔采后病害防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果农和加工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从而提升南丰蜜桔的采后品质和保鲜期,推动南丰蜜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