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事故隐患认定与防范标准DB65/T 4847-2024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65/T 4847-2024标准解读》聚焦化工行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认定与防范,该标准详细阐述了隐患认定的依据、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流程,旨在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化工事故的频发现象令人担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为了强化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并减少事故的发生,我国正式颁布了DB65/T 4847-2024《化工行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化工行业企业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严格遵守标准要求,有效防范重大事故隐患。

化工企业事故隐患认定与防范标准DB65/T 4847-2024深度解读,化工企业事故隐患认定与防范标准DB65/T 4847-2024深度解读,2,标准解读,安全管理,第1张

DB65/T 4847-2024标准概述

DB65/T 4847-2024《化工行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于2024年正式发布,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化工行业企业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等环节中重大事故隐患的认定、报告、治理及管理工作,该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化工活动的企业。

重大事故隐患认定

定义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化工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等环节中,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分类

根据潜在危害的程度,重大事故隐患可划分为以下四类:

  1.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可能导致50人以上死亡或1000人以上重伤的隐患。
  2. 重大事故隐患:可能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100人以上500人以下重伤的隐患。
  3. 较大事故隐患:可能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隐患。
  4. 一般事故隐患:可能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的隐患。

认定标准

  1. 分析评估:依据事故隐患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综合分析。
  2. 对照标准:根据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参照《化工行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进行认定。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治理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安全至上,以人为本
  3. 科学管理,技术保障

治理措施

  1. 隐患排查: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2. 制定方案:针对隐患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明确责任、措施、时限和资金保障。
  3. 实施治理:确保治理方案得到有效执行,达到预期效果。
  4. 评估效果: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管理

政府部门管理

  1. 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中的职责。
  2. 加强督促:督促企业落实治理措施。
  3.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企业内部管理

  1. 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职责。
  2. 定期排查: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 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事故报告处理:建立健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DB65/T 4847-2024《化工行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的发布,为化工行业企业提供了明确的隐患认定依据和治理要求,企业应认真学习贯彻该标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化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