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科学养殖技术规范发布,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
《DB41/T 2760-2024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发布,以科学养殖提升南美白对虾产业水平,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南美白对虾作为养殖领域中的佼佼者,其养殖技术亦在持续革新与进步,为了更好地规范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成效,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最新发布了DB41/T 2760-2024《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DB41/T 2760-2024《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针对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范致力于规范南美白对虾养殖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升养殖技术水平与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环境要求
池塘建设
选择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排水便利的区域建设池塘,池塘面积通常控制在1-10亩,水深保持在1.5-2.5米。
池塘水质
水质需符合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水体透明度宜保持在30-40厘米,pH值应在7.5-8.5之间,溶解氧含量需在5毫克/升以上。
池塘底质
底质以沙质或壤土为宜,有机质含量适中,有利于虾苗健康成长。
虾苗选择与放养
虾苗选择
挑选健康、活力充沛、规格一致的虾苗,虾苗质量应符合GB/T 19415《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放养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虾苗规格及养殖目标,合理确定放养密度,通常每亩放养2-3万尾。
放养时间
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养,避免高温、低温和暴雨等恶劣天气。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选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适时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通常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根据水质状况,适时进行换水或增氧。
疾病防治
加强病害监测,发现病情及时处理,常用药物包括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替米考星等。
水草管理
合理配置水草,保持水草覆盖率在20%-30%,定期清除水草中的杂草和污物。
捕捞与加工
捕捞
根据市场需求和虾的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捕捞时间,通常在虾体长达到10-12厘米时进行捕捞。
加工
捕捞后的虾应尽快加工,以保持虾的新鲜度,加工方法包括冷冻、熟食、熟冻等。
DB41/T 2760-2024《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提升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