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新规范DB44/T 2566-2024标准解读
DB44/T 2566-2024标准解读,新规范乌鬃鹅商品代饲养引领行业发展,该标准为乌鬃鹅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提升行业水平,助力我国乌鬃鹅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畜牧业,尤其是家禽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乌鬃鹅,作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地方特色家禽,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了规范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提升饲养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最新发布了DB44/T 2566-2024《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乌鬃鹅养殖户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乌鬃鹅,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良肉鹅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安徽等地,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乌鬃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逐年上升,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乌鬃鹅饲养管理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乌鬃鹅饲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我国乌鬃鹅养殖现状,制定了DB44/T 2566-2024《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标准》,该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旨在规范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促进乌鬃鹅产业的健康发展。
饲养环境
DB44/T 2566-2024标准对乌鬃鹅的饲养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
- 舍内温度:乌鬃鹅适宜的舍内温度为15-25℃,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夏季应采取降温措施。
- 湿度: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
- 通风: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 光照:乌鬃鹅舍内应设置人工光照,光照强度为10-20勒克斯,光照时间根据季节和鹅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饲料营养
标准对乌鬃鹅的饲料营养提出了要求,包括:
- 能量:乌鬃鹅饲料的能量水平应满足其生长需求,一般要求每千克饲料能量含量为12.5-13.5兆焦。
- 蛋白质:乌鬃鹅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8%,以保证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 氨基酸: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应满足乌鬃鹅的生长需求。
- 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乌鬃鹅的营养需求。
饲养管理
标准对乌鬃鹅的饲养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 引种:引进乌鬃鹅种苗时,应选择健康、无疫病的优良品种。
- 防疫: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防止疫病发生。
-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饲养5-6只鹅。
- 日常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及时更换垫料。
产品质量
标准对乌鬃鹅的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包括:
- 肉质:乌鬃鹅肉质应细嫩、鲜美,无异味。
- 外观:乌鬃鹅皮肤色泽正常,无破损、出血等异常现象。
- 卫生指标:乌鬃鹅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44/T 2566-2024《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标准》的实施,对乌鬃鹅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 规范乌鬃鹅饲养管理,提高饲养水平,保障产品质量。
- 促进乌鬃鹅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 保障消费者权益,满足消费者对优质乌鬃鹅产品的需求。
DB44/T 2566-2024《乌鬃鹅商品代饲养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我国乌鬃鹅产业带来积极影响,推动乌鬃鹅养殖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