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DB5201/T 153-2025,意义与实施深度解析
《DB5201/T 153-2025》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旨在确保预制菜在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质量,该规范详细阐述了冷链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温度控制、运输工具、储存条件等,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实施此规范有助于提升预制菜行业标准化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兴起,民众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便捷、营养的饮食需求不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制菜产业作为食品行业的崭新力量,以其便捷、营养、卫生的特性,逐渐渗透到千家万户,预制菜从生产到配送,冷链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DB5201/T 153-2025)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升预制菜冷链配送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我国食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预制菜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预制菜的生产、流通、配送等环节,冷链环节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温度控制不严、运输时间过长、储存条件不达标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为了规范预制菜冷链配送,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国于2025年正式发布了《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DB5201/T 153-2025)。
意义
-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冷链配送,确保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温度恒定,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 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通过规范冷链配送,缩短预制菜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保障食品的新鲜度,从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冷链配送,促进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制菜生产、流通、配送等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
冷链设施要求
- 储存设施:应具备冷藏、冷冻功能,温度控制精度达到±1℃。
- 运输设施:运输车辆应具备冷藏、冷冻功能,温度控制精度达到±1℃。
温度控制要求
- 储存温度:预制菜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至10℃之间。
- 运输温度:预制菜运输温度应控制在0℃至4℃之间。
时间控制要求
- 储存时间:预制菜储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 运输时间:预制菜运输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
运输要求
- 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食品污染。
- 运输路线:应避开高温、潮湿等环境。
- 运输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质量追溯要求
预制菜生产、流通、配送等环节应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
实施DB5201/T 153-2025《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的途径
-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行业对规范的认识和重视。
- 制定配套措施:如冷链设施补贴、运输车辆购置等。
- 强化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 鼓励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冷链配送水平。
- 建立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
《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DB5201/T 153-2025)的发布,对于提升预制菜冷链配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应积极贯彻落实该规范,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