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33-2004 胡椒粉标准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46/T 33-2004 胡椒粉标准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胡椒粉国家标准,包括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旨在指导胡椒粉生产、检验、使用等相关人员理解和应用标准,提高胡椒粉产品质量。

DB46/T 33-2004标准,作为中国首个针对胡椒粉的行业标准,自2004年颁布以来,旨在全面规范胡椒粉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以提升胡椒粉的品质与安全性能,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分析其在胡椒粉产业中的应用价值。

DB46/T 33-2004 胡椒粉标准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指南,DB46/T 33-2004 胡椒粉标准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指南,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DB46/T 33-2004标准概览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或干燥的胡椒果实为原料,经过加工、干燥、粉碎、筛分等工艺步骤制得的各类胡椒粉。

产品分类

根据胡椒粉的粒度、色泽、杂质等关键指标,胡椒粉被划分为以下几类:

  • 粗胡椒粉:粒度不小于1.0毫米,颜色一致,无任何杂质。
  • 中胡椒粉:粒度介于0.5毫米至1.0毫米之间,颜色均匀,无杂质。
  • 细胡椒粉:粒度不大于0.5毫米,颜色一致,无杂质。

技术要求

(1)感官指标:胡椒粉应具备鲜明的胡椒香气和口感,无异味、霉变或杂质。

(2)理化指标:胡椒粉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2%,灰分含量不超过6%,重金属含量须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规定。

(3)微生物指标:胡椒粉需符合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和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的要求。

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

(1)包装:胡椒粉应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包装袋密封、防潮、防污染。

(2)标识:包装上需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名、厂址及产品标准号等信息。

(3)运输:胡椒粉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雨水浸淋或潮湿环境中,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

(4)储存:胡椒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防止受潮、受热或污染。

DB46/T 33-2004标准在胡椒粉生产中的应用

提升胡椒粉品质

该标准对胡椒粉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有助于生产者依据标准生产出高品质的胡椒粉,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规范生产流程

标准对胡椒粉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有助于生产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保障食品安全

标准对胡椒粉的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DB46/T 33-2004标准的实施,对提升胡椒粉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DB46/T 33-2004标准作为我国胡椒粉行业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提升胡椒粉的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生产者应严格遵守该标准,共同推动胡椒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