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424-2018标准解析,黄栀子干果质量与标准规范
《DB36/T 424-2018标准解读》主要针对黄栀子干果的质量与标准进行详细阐述,该标准从黄栀子干果的外观、水分、酸度、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规定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黄栀子干果的整体质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天然植物药材和干果类食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宠儿,黄栀子,作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其干果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规范黄栀子干果的生产与流通,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424-2018《黄栀子干果》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以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黄栀子干果的质量与标准。
标准背景
黄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亦称山栀子、黄皮果等,属于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其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湿退黄等功效,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味药材,近年来,随着黄栀子干果市场的持续扩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保障黄栀子干果的质量与安全性,我国制定了DB36/T 424-2018《黄栀子干果》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栀子干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适用于黄栀子干果的生产、加工、检验和销售。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黄栀子干果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如“黄栀子干果”、“果实”、“果肉”、“果皮”等。
分类
黄栀子干果按果实成熟度分为:未成熟果、半成熟果、成熟果;按果实形状分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等。
要求
- 感官要求:黄栀子干果应具有黄栀子特有的香气,色泽鲜亮,果肉饱满,无病虫害,无杂质。
- 理化指标:黄栀子干果的水分含量不大于12%,总灰分含量不大于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大于2%,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 微生物指标:黄栀子干果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应符合GB 4789.2、GB 4789.3、GB 4789.15的规定。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黄栀子干果的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黄栀子干果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应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指标检验;型式检验应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指标检验,每批产品至少抽样检验一次。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 标志:黄栀子干果的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
- 标签: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 包装:黄栀子干果的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防止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 运输:黄栀子干果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保持干燥、通风。
- 储存:黄栀子干果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光直射。
标准实施与监督
DB36/T 424-2018《黄栀子干果》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黄栀子干果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各级质量部门应加强对黄栀子干果生产、加工、检验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DB36/T 424-2018《黄栀子干果》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黄栀子干果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关注并遵守该标准,共同推动黄栀子干果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