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088-2025,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新标准引领

团体标准 601
《DB32/T 5088-2025》是最新发布的废活性炭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旨在推动废活性炭的高效利用和污染控制,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实现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

随着工业进程的迅猛推进,活性炭作为关键吸附材料,在水资源净化、空气净化、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废活性炭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高效利用废活性炭并控制其污染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为此,我国最新颁布了《废活性炭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32/T 5088-2025),为废活性炭的处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DB32/T 5088-2025,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新标准引领,DB32/T 5088-2025,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新标准引领,2,技术规范,第1张

《废活性炭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背景及意义

废活性炭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以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和较大的吸附容量而著称,但同时也面临着再生利用难度大的挑战,若处理不当,废活性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废活性炭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发布,旨在规范废活性炭的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推动废活性炭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废活性炭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废活性炭的利用和污染控制,涵盖废活性炭的收集、运输、处理、再生、利用等全过程。

技术要求

  1. 废活性炭的收集:应使用密闭容器进行收集,以防止活性炭与空气接触,避免吸附性能下降。
  2. 废活性炭的运输:应使用防尘、防污染的专用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废活性炭的处理:根据废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可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进行处理。
  4. 废活性炭的再生: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废活性炭恢复至一定的吸附性能,实现资源化利用。
  5. 废活性炭的利用: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等领域。

污染控制要求

  1. 废水处理:废活性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 废气处理:废活性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采用吸附、燃烧、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3. 固体处理:废活性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废活性炭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实施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相关企业和人员对规范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2.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规范,对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3. 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对违反规范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4. 推广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废活性炭利用和污染控制的成功案例,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废活性炭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废活性炭的处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推动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