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420-2015标准解析,泥炭、基质及土壤调理剂物理性质测定研究
本文对DB22/T 2420-2015标准进行解读,重点研究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测定方法,通过详细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参考,促进泥炭和土壤资源的高效利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确保这些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我国颁布了DB22/T 2420-2015标准,对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测定方法进行了严格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DB22/T 2420-2015标准是我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了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涵盖了容重、孔隙度、含水率、pH值、电导率等关键指标,旨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生产、检验和科研等多个领域。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
- GB/T 6679-2003《泥炭》
- GB/T 19379-2003《土壤调理剂》
- GB/T 6275-2006《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 泥炭:指在沼泽、湖泊、河流等水域底部形成的有机质沉积物。
- 基质:指用于植物生长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物质。
- 土壤调理剂:指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的添加剂。
测定方法
- 容重:采用体积法测定,单位为g/cm³。
- 孔隙度:采用比重法测定,单位为%。
- 含水率:采用烘干法测定,单位为%。
- pH值:采用pH计测定,单位为pH。
- 电导率:采用电导率仪测定,单位为μS/cm。
结果计算与表述
根据测定结果,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表述。
标准实施
生产单位
生产单位应严格遵循本标准,对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测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检验机构
检验机构应按照本标准,对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检验,为生产单位提供质量保证。
科研单位
科研单位应依据本标准,对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和研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DB22/T 2420-2015标准对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物理性质测定方法进行了规范,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本解读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以DB22/T 2420-2015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