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36/T 2082-2024 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详细解读了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旨在提高晚稻产量和品质,指南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为农民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备受关注,江香薷,作为优良的晚稻品种,以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上乘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为了更有效地推广和应用江香薷-晚稻的栽培技术,我国制定了DB36/T 2082-2024《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36/T 2082-2024《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江香薷-晚稻栽培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江香薷-晚稻的种植流程,提升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共同编制,并于2024年开始正式实施。
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江香薷-晚稻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整地前需进行土壤消毒,消灭病虫害,整地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确保土壤松软、平整。
处理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江香薷品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
播种与移栽
江香薷-晚稻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可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方式,湿润育秧的秧田需保持湿润,旱育秧的秧田需保持土壤疏松,移栽时,行距30-3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栽植1.5-2.0万穴。
肥水管理
江香薷-晚稻需肥量较大,一般每亩施纯氮15-20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30-40公斤,施肥方法采用底肥、追肥相结合,底肥占50%,追肥占50%,水分管理遵循“浅水灌溉、湿润管理、适时排水”的原则。
病虫害防治
江香薷-晚稻易受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侵袭,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三环唑、井冈霉素、吡虫啉等,防治时期: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移栽后7-10天进行第一次防治,以后每隔15-20天防治一次。
收获与储藏
江香薷-晚稻成熟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时,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淋,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去杂、储藏,储藏过程中,保持仓库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规程应用
DB36/T 2082-2024《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江香薷-晚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为规程应用实例:
- 湖南省某县采用该规程种植江香薷-晚稻,产量提高了10%以上,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 某农业合作社引进该规程,推广江香薷-晚稻种植,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 某农业企业采用该规程进行江香薷-晚稻生产,产品销往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DB36/T 2082-2024《江香薷-晚稻栽培技术规程》为江香薷-晚稻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我国晚稻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实际生产中,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