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186-2025,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助力水产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34/T 5186-2025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引领行业迈向绿色防控新阶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品安全质量问题愈发凸显,为筑牢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防线,推动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5186-2025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范的核心内容、实施价值以及推广应用策略。

DB34/T 5186-2025,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助力水产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DB34/T 5186-2025,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助力水产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技术规范,质量检测,第1张

《DB34/T 5186-2025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水产品的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每一个环节。
  2. 防控原则:确立了以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全程追溯和风险评估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原则。
  3. 技术要求:对养殖环境、饲料、药物、添加剂以及养殖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要求。
  4. 防控体系: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体系,包括养殖场管理、过程监控、产品质量检测、风险评估与预警等。
  5. 技术研发与推广:强调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养殖业的科技水平。

实施意义

该规范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规范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杜绝污染,确保水产品安全,保障民众饮食安全。
  2. 推动行业转型:规范技术有助于推动水产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效益。
  3. 降低生产成本: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减少药物和添加剂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增强市场竞争力:规范养殖技术能提升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5. 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该规范,以下措施值得关注:

  1. 强化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养殖户对规范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2.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养殖户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
  3. 严格执法: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4. 激励机制:对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养殖户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激发其积极性。
  5. 经验推广: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绿色防控水平。

《DB34/T 5186-2025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技术规范》的实施,将为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动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迈向绿色、安全、高效的水产养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