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876-2009标准深度解读,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详解

团体标准 601
深度解析DB51/T 876-2009标准,全面解读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详细阐述了康砖茶的定义、分类、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内容,旨在为康砖茶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产品质量。

康砖茶,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名茶,源远流长,风味独树一帜,为了确保康砖茶加工技术的规范化,提升产品质量,我国颁布了DB51/T 876-2009《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这一省级地方标准,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康砖茶加工企业带来有益的参考。

DB51/T 876-2009标准深度解读,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详解,DB51/T 876-2009标准深度解读,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详解,2,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第1张

DB51/T 876-2009《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涵盖了康砖茶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康砖茶加工的流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旨在规范康砖茶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详解

原料选择

康砖茶的原料应选用上乘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确保茶叶新鲜、无病虫害、无杂质,原料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不同等级的原料加工出的康砖茶在口感和品质上各有特色。

加工工艺

康砖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 摊青:将原料摊放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场地,摊放时间约为2-3天,以促进茶叶水分的散失。
  • 揉捻:对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约为1-2小时,以破坏茶叶细胞,便于发酵。
  •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堆放发酵,发酵时间约为1-2天,以促使茶叶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独特的香气。
  • 筛分:对发酵好的茶叶进行筛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茶叶。
  • 压制:将筛选后的茶叶压制形成砖状,压力约为200-300kg。
  • 烘干:将压制好的砖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约为50-60℃,烘干时间约为8-10小时。
  • 冷却:将烘干后的砖茶进行冷却,直至达到室温。

质量指标

康砖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五个方面。

  • 外形:砖形整齐,色泽油润,表面无霉变、斑点、虫蛀等。
  • 香气:香气浓郁,具有康砖茶特有的陈香。
  • 滋味:滋味醇厚,回甘悠长。
  • 汤色:汤色橙黄明亮,清澈透明。
  • 叶底:叶底匀整,色泽黄绿。

检验方法

康砖茶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和理化检验。

  • 感官检验: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法,对康砖茶的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 理化检验:通过测定水分、灰分、总酸等理化指标,对康砖茶的质量进行科学评定。

DB51/T 876-2009《康砖茶加工技术规程》为康砖茶加工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康砖茶的品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标准,以确保康砖茶的品质,我们期待更多高品质的康砖茶产品问世,为我国茶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