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066-2019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51/T 1066-2019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针对大球盖菇生产的技术指南,该规程详细解读了大球盖菇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质量,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球盖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且广受欢迎的食用菌,其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了规范大球盖菇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B51/T 1066-2019),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B51/T 1066-2019)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对大球盖菇的生产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该规程适用于大球盖菇的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菇、采收、保鲜及加工等各个环节。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菌种选育
- 菌种来源:选择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上乘的菌种。
- 菌种纯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对菌种进行纯化处理。
- 菌种保存:采用低温保存或冷冻保存等方法,延长菌种的使用寿命。
菌棒制作
- 原料选择:选用优质、无污染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
-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粉碎、过筛、消毒等处理。
- 配料:按照规程要求,合理搭配原料比例。
- 拌料:将处理好的原料与菌种、辅料等混合均匀。
- 装袋、灭菌:将拌好的料装入袋中,进行高温灭菌。
接种、培养
- 接种: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将菌种接种到菌棒上。
- 培养:将接种后的菌棒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出菇、采收
- 出菇:当菌棒表面出现菌丝时,开始进行出菇管理。
-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菇体成熟度,适时采收。
保鲜及加工
- 保鲜:采用低温、保湿、通风等方法,延长菇体保鲜期。
- 加工:对采收的菇体进行清洗、切片、烘干、灭菌等加工处理。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程的规范,使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保障产品质量:规程对原料、设备、操作等环节进行严格规定,确保产品质量。
- 保障食品安全:规程强调无菌操作,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 促进产业发展:规程的制定有助于提高大球盖菇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B51/T 1066-2019)为我国大球盖菇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促进大球盖菇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