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555-2010 鲜食马铃薯分级标准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
《DB43/T 555-2010 鲜食马铃薯分级标准解析与应用》是一部关于鲜食马铃薯质量分级的标准解析文献,它详细解析了鲜食马铃薯的分级标准,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指导,旨在提高马铃薯品质,保障消费者利益。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与蔬菜,在饮食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确保马铃薯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品质,我国颁布了DB43/T 555-2010《鲜食马铃薯分级》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对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3/T 555-2010《鲜食马铃薯分级》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鲜食马铃薯分级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10年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鲜食马铃薯的分级标准、检验方法及规则,旨在提升马铃薯品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分级指标
规格尺寸
鲜食马铃薯的规格尺寸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具体尺寸如下:
- 小:直径小于50毫米;
- 中:直径介于50至60毫米之间;
- 大:直径大于60毫米。
外观质量
鲜食马铃薯的外观质量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具体指标包括:
- 优:表面光滑,色泽鲜亮,无病虫害、腐烂、畸形等问题;
- 良:表面较光滑,色泽尚可,存在少量病虫害、腐烂、畸形等问题;
- 中:表面有轻微凹凸不平,色泽一般,病虫害、腐烂、畸形等问题较多;
- 差:表面凹凸不平,色泽不佳,病虫害、腐烂、畸形等问题严重。
病虫害
鲜食马铃薯的病虫害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具体指标如下:
- 轻:病虫害较少,不影响食用;
- 中:病虫害较多,部分影响食用;
- 重:病虫害严重,影响食用。
腐烂
鲜食马铃薯的腐烂程度分为无、轻微、严重三个等级,具体指标如下:
- 无:无腐烂现象;
- 轻微:轻微腐烂,不影响食用;
- 严重:严重腐烂,影响食用。
分级方法
- 规格尺寸:采用直径测量法,使用游标卡尺或分度值为1毫米的尺子测量马铃薯直径。
- 外观质量:通过肉眼观察马铃薯的表面光滑度、色泽、病虫害、腐烂、畸形等问题。
- 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级。
- 腐烂:根据腐烂程度,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级。
检验规则
- 随机抽样:从马铃薯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样品数量不少于100个。
- 检验方法:按照分级指标和方法进行检验。
- 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对马铃薯进行分级。
应用与意义
DB43/T 555-2010《鲜食马铃薯分级》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马铃薯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马铃薯种植、加工和销售质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 便于马铃薯产品分级,有利于市场流通和销售;
-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马铃薯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遵守该标准,携手推动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