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羊肉安全与质量新标准发布

团体标准 602
《DB63/T 1185-2022 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是新发布的标准,旨在提升羊肉安全与质量,规范羊屠宰检疫流程,确保消费者食用的羊肉安全可靠。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羊肉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羊肉不仅口感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更具备显著的药用价值,羊肉市场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确保羊肉的安全与品质,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DB63/T 1185-2022),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新标准,旨在为羊肉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提供技术指导。

2022版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羊肉安全与质量新标准发布,2022版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羊肉安全与质量新标准发布,2022,技术规范,第1张

标准背景

《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DB63/T 1185-2022)是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羊屠宰检疫工作,提升羊肉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羊屠宰检疫的技术要求、操作程序、检验方法等内容,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羊屠宰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相关管理部门。

检疫对象

DB63/T 1185-2022标准明确指出,羊屠宰检疫的对象包括活羊和屠宰后的羊肉,活羊检疫涵盖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场检疫;羊肉检疫则包括屠宰后检疫和出厂检疫。

检疫程序

羊屠宰检疫程序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 产地检疫:对养殖场内的羊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羊只无疾病、无疫情。
  2. 运输检疫:对运输过程中的羊只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疫病传播。
  3. 屠宰场检疫:对进入屠宰场的羊只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羊只符合屠宰条件。
  4. 屠宰后检疫:对屠宰后的羊肉进行感官、实验室检测等,确保羊肉质量安全。
  5. 出厂检疫:对符合检疫要求的羊肉进行包装、标识,确保羊肉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安全。

检验方法

DB63/T 1185-2022标准规定了羊屠宰检疫的检验方法,包括:

  1. 感官:检查羊肉的颜色、气味、质地等,判断其是否新鲜、正常。
  2. 实验室检测:对羊肉进行微生物、重金属、兽药残留等指标检测,确保羊肉质量安全。

检疫结果处理

  1. 合格的羊肉:符合检疫要求的羊肉,准予出厂、销售。
  2. 不合格的羊肉:对不符合检疫要求的羊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标准实施与法律责任

实施主体

DB63/T 1185-2022标准由农业农村部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羊屠宰检疫工作。

法律责任

对违反DB63/T 1185-2022标准,造成羊肉质量安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DB63/T 1185-2022)的发布,为我国羊肉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规范羊屠宰检疫工作,提高羊肉质量安全水平,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为羊肉质量安全贡献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政府、企业和各界应共同努力,确保羊肉质量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安全的羊肉产品。

标签: 202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