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72.12-2022深度解读,商品鳅养殖关键技术规程
《DB52/T 1672.12-2022》详细阐述了商品鳅养殖的关键技术规程,包括养殖环境选择、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规程旨在提升商品鳅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广,DB52/T 1672.12-2022《稻渔种养技术规程 第12部分:商品鳅养殖》作为我国稻渔种养技术规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商品鳅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手册,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我国商品鳅养殖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2/T 1672.12-2022规程详细规定了商品鳅养殖的技术要求、场地选择、品种选择、放养密度、饲料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适用于我国稻渔种养中商品鳅的养殖。
技术要求
养殖场地选择
商品鳅养殖场地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的田块,并确保场地远离污染源,避免污染对商品鳅生长造成影响。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商品鳅品种,我国常用的商品鳅品种包括黄颡鱼、鲈鱼、泥鳅等。
放养密度
商品鳅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品种、养殖周期、水质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而言,放养密度为每亩1500-2000尾。
饲料管理
商品鳅饲料应以优质、易消化、营养均衡为原则,饲料种类包括配合饲料、天然饲料、饲料添加剂等,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商品鳅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水温等因素进行调整。
病害防治
商品鳅病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场地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避免病原体传播,发现病害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收获与加工
商品鳅养殖周期一般为4-6个月,收获时,应选择晴朗天气,避免在雨天或高温时段进行,收获后的商品鳅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实施意义
DB52/T 1672.12-2022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提高商品鳅养殖效益
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殖技术,提高商品鳅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促进稻渔种养发展
商品鳅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实现资源互补、生态循环,推动稻渔种养产业发展。
保障食品安全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商品鳅养殖的卫生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传承和弘扬传统养殖技术
规程总结了我国商品鳅养殖的丰富经验,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养殖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DB52/T 1672.12-2022《稻渔种养技术规程 第12部分:商品鳅养殖》为我国商品鳅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在实施过程中,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养殖,以实现商品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