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317-2022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3
《DB43/T 2317-2022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解读与应用》介绍了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旨在提升籼米品质,方法涵盖感官评价步骤、评分标准及应用实例,有助于籼米生产和消费者了解米质优劣。

在我国广袤的南方地区,籼米不仅是餐桌上的主食,更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对籼米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确保籼米食味品质的感官评价更加科学、规范,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DB43/T 2317-2022《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DB43/T 2317-2022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DB43/T 2317-2022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2022,标准解读,创新,第1张

DB43/T 2317-2022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旨在规范籼米及其加工品的感官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籼米产品。

评价方法

  1. 感官评价人员:参与评价的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感官评价能力,对籼米的特性有深入了解,并确保感官无异常。
  2. 评价工具:评价所需的工具包括专用感官评价室、评分卡、样品制备设备等。
  3. 评价程序
    • 样品制备:参照GB/T 15682-2008《稻谷加工品质测定方法》,制备籼米样品。
    • 感官评价:评价人员依据评分卡对样品的色泽、气味、口感、滋味等方面进行评价。
    • 评分:根据评分卡对样品进行评分,评分标准详见附录A。
    • 统计分析: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评价结果

  1. 感官评价结果:根据评分结果,将籼米食味品质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2. 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计算籼米食味品质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DB43/T 2317-2022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籼米品质

通过感官评价方法,企业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籼米食味品质,从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并依据评价结果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籼米品质。

规范市场秩序

感官评价方法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感官评价方法,推动籼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拓展应用

感官评价技术在粮食作物中的应用

DB43/T 2317-2022标准中的感官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籼米,还可推广至稻米、小麦、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为我国粮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感官评价方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应用于评价食品的口感、香气、色泽等品质,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感官评价方法可辅助食品安全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DB43/T 2317-2022《籼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标准的发布,为我国粮食产业和食品安全领域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将感官评价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为我国粮食产业和食品安全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