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23/T 3241-2022 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技术方案,规程详细阐述了废弃垫料的分类、处理方法、处理流程以及应用技术,旨在提升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水平,保障生态环境和动物健康。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肉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肉牛场废弃垫料问题愈发显著,为规范肉牛场废弃垫料的处理,保障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23/T 3241-2022《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2022版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022版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022,技术规程,第1张

DB23/T 3241-2022《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的技术规范,自2022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肉牛场废弃垫料的收集、运输、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废弃垫料处理效率,减轻环境污染。

规程核心内容解读

废弃垫料分类

规程将肉牛场废弃垫料分为以下几类:

  1. 有机废弃垫料:包括锯末、稻壳、木屑等。
  2. 无机废弃垫料:如砖块、水泥块等。
  3. 混合废弃垫料:有机和无机废弃垫料的混合物。

废弃垫料处理技术

  1. 物理处理:包括压实、破碎、筛分等,旨在减少废弃垫料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
  2. 化学处理:如堆肥化、发酵、腐熟等,以提高废弃垫料肥效,实现资源化利用。
  3. 生物处理:如生物降解、生物转化等,以降低废弃垫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垫料运输

废弃垫料运输应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防止扬尘和二次污染,运输过程中,需确保废弃垫料不泄漏、不撒落。

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

  1. 堆肥化:将废弃垫料与秸秆等有机物混合,经过堆肥化处理,形成优质有机肥。
  2. 发酵:将废弃垫料与秸秆等有机物混合,经过发酵处理,形成有机肥料。
  3. 生物转化:将废弃垫料与秸秆等有机物混合,经过生物处理,形成生物有机肥料。

规程应用与意义

提高废弃垫料处理效率

DB23/T 3241-2022《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规范废弃垫料处理技术,降低废弃垫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资源化利用

废弃垫料经过处理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废弃垫料处理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23/T 3241-2022《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肉牛场废弃垫料处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各肉牛养殖场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废弃垫料处理,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