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DB23/T 3253-2022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介绍了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的新技术规程,通过优化栽培方式和除草剂使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的使用量逐年攀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为了促进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除草剂的使用,提升大豆的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23/T 3253-2022《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23/T 3253-2022规程概览
DB23/T 3253-2022规程主要针对大豆大垄覆秸栽培模式,提出了减施除草剂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共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豆大垄覆秸栽培过程中减施除草剂的技术要求。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定义。
- 栽培技术:对大豆大垄覆秸栽培的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 除草剂减施技术:从选药、施药时间、施药方法、施药量等方面对除草剂减施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
- 监测与评价:明确了减施除草剂的效果监测和评价方法。
规程解读与应用
选药原则
依据DB23/T 3253-2022规程,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应遵循以下选药原则:
-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
- 根据大豆品种、土壤类型、杂草种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环保型除草剂。
施药时间与方法
规程要求,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应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具体施药方法如下:
- 采用土壤封闭处理,将除草剂均匀撒施于地表,随后翻耕入土;
- 采用茎叶处理,将除草剂均匀喷洒于大豆植株茎叶上。
施药量
规程根据大豆品种、土壤类型、杂草种类等因素,对除草剂施药量进行了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监测与评价
为评估减施除草剂的效果,规程要求对大豆产量、品质、杂草防除效果等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减施除草剂技术进行评价和改进。
DB23/T 3253-2022《大豆大垄覆秸栽培减施除草剂技术规程》为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科学选用除草剂,降低除草剂使用量,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减施除草剂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