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725-2022 规范解读,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污防控技术实施指南
《DB15/T 2725-2022 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污防控技术规范》解读与实施摘要:本规范针对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污防控,从病原检测、环境消毒、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解读内容包括防控原则、技术流程、监测指标等,旨在提高牛场细菌性腹污防控效果,保障动物健康与产品质量,实施过程中需遵循规范要求,加强日常管理,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牛场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核心力量,细菌性腹膜炎(以下简称“腹膜炎”)作为一种常见牛场疾病,对牛只健康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强化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膜炎的防控工作,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15/T 2725-2022《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膜炎防控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我国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膜炎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规范解读
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膜炎的防控,涵盖了牛场的选址、设计、建设、饲养管理、疫病监测、消毒防疫等全方位内容。
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 科学饲养,规范管理:根据牛只的生长发育特性,实施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增强牛只的抗病能力。
- 强化监测,快速处置: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牛,防止疫情扩散。
防控措施
- 选址与设计: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点,远离居民区、水源和污染源,牛舍设计应满足牛只生活习性,有利于防疫。
- 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减少细菌滋生,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牛只免疫力。
- 疫病监测:建立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牛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 消毒防疫: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牛舍、用具、环境等进行消毒,对疫病发生地区,加强防疫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 免疫接种: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提高牛只免疫力。
- 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牛场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
实施建议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规范内容,提高养殖户对细菌性腹膜炎防控的认识,增强防疫意识。
-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执法力度。
- 推广先进技术:引进、推广先进的防控技术,提高防控效果。
- 加强合作交流:加强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防控技术,提高防控水平。
-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DB15/T 2725-2022《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膜炎防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膜炎防控提供了有力依据,各相关部门和养殖户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加强防控工作,保障牛只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