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1827-2022 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助力高效种植,解锁收益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2
《DB62/T 1827-2022 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为牛蒡子种植提供全面指导,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旨在提升种植效益,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牛蒡子作为一种兼具高药用价值和显著经济效益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牛蒡子的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益,我国制定了《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DB62/T 1827-2022),本文将围绕此规程,详细阐述牛蒡子的栽培技术,旨在为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1827-2022 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助力高效种植,解锁收益新篇章,DB62/T 1827-2022 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助力高效种植,解锁收益新篇章,202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DB62/T 1827-2022)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牛蒡子种植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牛蒡子的种植流程,提升种植效益,确保中药材的品质,规程涵盖了牛蒡子的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牛蒡子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牛蒡子适应性广泛,但最佳种植土壤应为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且pH值在6.0-7.5之间,选择地块时应避免低洼、积水、盐碱地。
  2. 整地:播种前需深翻土壤,深度应超过30cm,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播种

  1. 播种时间:通常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春季播种应在土壤解冻后进行,秋季播种应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2. 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为30-40cm,株距为15-20cm。
  3.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1.5-2.0kg。

田间管理

  1. 施肥:牛蒡子生长期间,需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如鸡粪、牛粪等,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可适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2. 灌溉:牛蒡子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
  3. 中耕除草: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牛蒡子易受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侵袭,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2. 虫害:牛蒡子易受蚜虫、菜青虫等虫害侵袭,防治方法包括: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牛蒡子一般在播种后4-5个月采收,选择晴天进行。
  2. 加工:采收后,将牛蒡子洗净、晾干,进行粉碎、筛分、包装等加工过程。

《牛蒡子栽培技术规程》(DB62/T 1827-2022)为牛蒡子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种植者可以有效提高牛蒡子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规程的实施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