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青贮技术规程发布,助力藜麦产业迈向新高峰
《DB62/T 4632-2022 藜麦青贮技术规程》发布,旨在规范藜麦青贮技术,助力藜麦产业升级,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藜麦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适应性强、抗逆性优异的新型粮食作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规范藜麦青贮技术,提升藜麦产量与品质,推动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DB62/T 4632-2022《藜麦青贮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我国藜麦青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藜麦青贮技术规程概述
DB62/T 4632-2022《藜麦青贮技术规程》明确了藜麦青贮的原料选择、制作工艺、质量控制、储存与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指导藜麦种植者、加工企业以及科研机构,提升藜麦青贮的品质,确保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藜麦青贮原料选择
- 藜麦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优良藜麦品种,以提升青贮品质和产量。
- 收获时期:在藜麦籽实饱满、水分适宜时进行收获,以保证青贮原料的质量。
- 收获方式:采用机械化收割,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藜麦青贮制作工艺
- 切割:将藜麦切割成2-4厘米的适宜长度。
- 预处理:进行晾晒、破碎等预处理,以提高青贮效果。
- 装填:将藜麦装入青贮设备,确保填装均匀、压实。
- 发酵: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确保青贮品质。
- 密封:发酵结束后,对青贮设备进行密封,防止氧气进入,保证青贮品质。
藜麦青贮质量控制
- 藜麦青贮原料水分:控制在65%-75%之间,以确保青贮效果。
- 发酵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 发酵时间:根据藜麦品种、原料水分等因素,确定发酵时间,一般为15-30天。
- 青贮品质:通过感官鉴定、理化指标等方法,对青贮藜麦的品质进行评估。
藜麦青贮储存与运输
- 储存:将青贮藜麦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光直射和潮湿。
- 运输: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确保青贮藜麦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不受影响。
DB62/T 4632-2022《藜麦青贮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藜麦青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规范藜麦青贮技术,提高青贮品质,有助于推动藜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藜麦青贮技术,不断优化工艺,提升青贮效果,为我国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提高广大种植者对藜麦青贮技术的认识和重视,推动我国藜麦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