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25-202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油茶产业升级
《DB33/T 525-2022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油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通过规范栽培技术,提高油茶产量与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油茶,别称茶油树,是我国独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其产出之油富含营养价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油茶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为了提升油茶产量与品质,推动油茶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我国制定了DB33/T 525-202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该规程的核心内容,以期为广大油茶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3/T 525-202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阳光充足的坡地或平地,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6.5之间。
- 整地:进行全面深翻,平整土地,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符合种植要求。
处理
- 采集:选取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油茶果实,进行脱粒、晾晒。
- 消毒:使用1%的溶液浸泡30分钟,杀灭果实表面的病菌。
- 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布包裹,放置于20-25℃的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与栽植
- 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1.5-2米,株距1-1.5米。
- 栽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栽植深度以根颈与地面平齐为佳。
土壤管理
-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氮、磷、钾肥,每年施肥3-4次,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4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 灌溉: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灌溉。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及时防治油茶炭疽病、纹枯病等病害。
- 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防治油茶尺蠖、茶毛虫等虫害。
修剪与疏花疏果
- 修剪:根据树势和生长习性,适时修剪,保持树形美观、通风透光。
- 疏花疏果:在花期和果期,适时疏除过多花朵和果实,提升果实品质。
采收与加工
- 采收:当果实呈橙黄色,果皮略有裂口时,即可采收。
- 加工:采用物理压榨或化学溶剂提取等方法,提取油茶籽油。
DB33/T 525-202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希望广大油茶种植者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油茶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