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758.12-2022标准解读,大白菜低温物流保鲜技术规程新规
新标准DB12/T 758.12-2022解读,针对大白菜低温物流保鲜技术规程提出新要求,规范物流过程,提高保鲜效果,延长大白菜货架期,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低温物流保鲜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地位愈发显著,大白菜,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其保鲜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12/T 758.12-2022《低温物流保鲜技术规程 第12部分:大白菜》这一新标准,旨在规范大白菜的低温物流保鲜流程,提升保鲜效果,确保食品安全,本文将对此新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背景
大白菜,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嫩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大白菜容易出现腐烂、失水、黄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品质和口感,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制定了DB12/T 758.12-2022《低温物流保鲜技术规程 第12部分:大白菜》新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大白菜低温物流过程中的保鲜技术要求,适用于大白菜的采收、预冷、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低温物流、保鲜、预冷、储存、配送等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以确保标准内容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要求
- 采收: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避免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采收过程中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
- 预冷:采收后尽快进行预冷,预冷温度控制在0℃~2℃之间,预冷时间不超过6小时。
- 运输:保持车厢内温度稳定,避免温度波动过大,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车厢内铺设保温材料。
- 储存:保持仓库内温度稳定,储存温度控制在0℃~2℃之间,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湿度过高。
- 配送:确保大白菜在运输途中的温度稳定,配送车辆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大白菜低温物流保鲜效果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保鲜效果评价
根据检验结果,对大白菜低温物流保鲜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保鲜期、品质、口感等方面。
标准实施与管理
实施主体:本标准适用于从事大白菜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人。
管理:各级质量技术部门应加强对本标准的实施,确保大白菜低温物流保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DB12/T 758.12-2022《低温物流保鲜技术规程 第12部分:大白菜》新标准的发布,为我国大白菜低温物流保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通过实施该标准,有助于提高大白菜的保鲜效果,保障食品安全,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和个人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大白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