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桑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规范桑黄代料栽培技术,推动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桑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生物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桑黄——这一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真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927-2022)的正式发布,为桑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详细内容,旨在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桑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桑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规程背景

桑黄,亦称桑树花、桑黄菌,是生长在桑树上的药用真菌,桑黄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备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被誉为“真菌之王”,近年来,我国桑黄产业迅速崛起,传统的桑黄栽培方法往往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提升桑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桑黄代料栽培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检验,桑黄代料栽培是指以非桑树资源(如玉米芯、棉籽壳等)为培养基,进行桑黄栽培的技术。

基本要求

  1. 栽培场地:选择通风、干燥、光照充足但避免直射光的场所。
  2. 培养基:选用优质、无污染的代料,如玉米芯、棉籽壳等,确保无霉变、无虫蛀。
  3. 菌种:选用优质、健康的桑黄菌种,确保栽培的成功。

栽培步骤

  1. 菌种制备: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 菌丝培养:将培养好的菌丝移至代料中,进行发酵。
  3. 接种:将发酵好的代料移至栽培容器中,进行接种。
  4. 发菌: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5. 出菇:当菌丝长满代料后,调整温度、湿度,促进桑黄子实体形成。
  6. 采收:当桑黄子实体成熟时,进行采收。

质量控制

  1. 原料质量:确保代料、菌种等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确保桑黄生长健康。
  4. 采收标准:根据桑黄子实体的颜色、形状等指标,确定采收时间。

规程意义

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对于提升桑黄产量、优化桑黄品质、推动桑黄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提高桑黄产量:通过优化栽培技术,提高桑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 提升桑黄品质:规范栽培过程,确保桑黄品质稳定,提高产品竞争力。
  3. 推动桑黄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桑黄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B42/T 1927-2022 桑黄代料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桑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大从业者应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规程,共同推动桑黄产业的繁荣发展。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