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379-2022石斑鱼低温暂养与运输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44/T 2379-2022》规程详细阐述了石斑鱼低温暂养及运输技术,旨在提升石斑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规程涵盖了暂养环境控制、运输工具选择、温度管理、水质维护等多个方面,为石斑鱼养殖和运输提供了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水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石斑鱼作为极具经济价值的热门品种,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确保石斑鱼品质,减少损耗,提升运输效率,我国正式颁布了DB44/T 2379-2022《石斑鱼低温暂养及运输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此规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DB44/T 2379-2022石斑鱼低温暂养与运输技术规程解析,DB44/T 2379-2022石斑鱼低温暂养与运输技术规程解析,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DB44/T 2379-2022规程对石斑鱼在低温暂养及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障石斑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和品质,该规程适用于石斑鱼的低温暂养、运输及卸载,对运输车辆、设备、人员及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低温暂养技术

  1. 暂养池选择:规程强调,暂养池应选择水质优良、无污染、便于管理的地方,池体应采用防渗漏材料,以避免石斑鱼在暂养过程中发生意外。

  2. 水质管理:暂养池水质应符合GB 11607标准,暂养期间,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适宜。

  3. 水体交换:为提高暂养效果,规程要求暂养池保持充足的水体交换,交换频率需根据水温、溶解氧等因素进行调整。

  4. 饲料投喂:石斑鱼暂养期间,应适量投喂新鲜、营养丰富的饲料,投喂量需根据鱼体、摄食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运输技术

  1. 运输车辆:规程要求运输车辆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除湿等功能,内部鱼箱设置合理,确保石斑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 运输温度:石斑鱼运输过程中的水温应控制在0-8℃之间,低温有助于降低代谢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3. 运输时间:规程要求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石斑鱼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一般情况下,运输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4. 溶解氧:运输过程中,车辆内部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若溶解氧不足,应及时采取措施补充。

操作流程

  1. 收集与装运:收集石斑鱼时,应选择健康的鱼体,避免携带病原体,装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减少鱼体损伤。

  2. 降温与保温:运输前,应对石斑鱼进行降温处理,使其适应低温环境,运输过程中,保持车辆内部温度稳定。

  3. 监测与调整:运输过程中,定期监测石斑鱼的生理指标,如呼吸频率、心率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运输条件。

  4. 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卸载石斑鱼,避免长时间停留。

DB44/T 2379-2022《石斑鱼低温暂养及运输技术规程》为我国石斑鱼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严格执行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石斑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和品质,降低损耗,推动石斑鱼产业的健康发展,规程的实施也有利于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